当前位置: 首页> 公版经典 > 道德经(含注解)

书名:道德经(含注解) 作者:老子 本章字数:2648

更新时间:2014年07月03日 09:49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

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

妙之门。

  【注】此章总言道之体用,及入道工夫也。老氏之学,尽在于此。其五千余言,所

敷演者,唯演此一章而已。所言道,乃真常之道。可道之道,犹言也。意谓真常之道,

本无相无名,不可言说。凡可言者,则非真常之道矣,故非常道。且道本无名,今既强

名曰道,是则凡可名者,皆假名耳,故非常名。此二句,言道之体也。然无相无名之道

,其体至虚,天地皆从此中变化而出,故为天地之始。斯则无相无名之道体,全成有相

有名之天地,而万物尽从天地阴阳造化而生成。此所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故

为万物之母。此二句,言道之用也。此下二句,乃入道之工夫。常,犹寻常也。欲,犹

要也。老子谓,我寻常日用安心于无,要以观其道之妙处。我寻常日用安心于有,要以

观其道之徼处。徼,犹边际也。意谓全虚无之道体,既全成了有名之万物。是则物物皆

道之全体所在,正谓一物一太极。是则只在日用目前,事事物物上,就要见道之实际,

所遇无往而非道之所在。故庄子曰,道在稊稗,道在屎尿。如此深观,才见道之妙处。

此二观字最要紧。此两者同已下,乃释疑显妙。老子因上说观无观有,恐学人把有无二

字看做两边,故释之曰,此两者同。意谓我观无,不是单单观无。以观虚无体中,而含

有造化生物之妙。我观有,不是单单观有。以观万物象上,而全是虚无妙道之理。是则

有无并观,同是一体,故曰,此两者同。恐人又疑两者既同,如何又立有无之名,故释

之曰,出而异名。意谓虚无道体,既生出有形天地万物。而有不能生有,必因无以生有

。无不自无,因有以显无。此乃有无相生,故二名不一,故曰,出而异名。至此恐人又

疑既是有无对待,则不成一体,如何谓之妙道,故释之曰,同谓之玄。斯则天地同根,

万物一体。深观至此,岂不妙哉。老子又恐学人工夫到此,不能涤除玄览,故又遣之曰

,玄之又玄。意谓虽是有无同观,若不忘心忘迹,虽妙不妙。殊不知大道体中,不但绝

有无之名,抑且离玄妙之迹,故曰,玄之又玄。工夫到此,忘怀泯物,无往而不妙,故

曰,众妙之门。斯乃造道之极也。似此一段工夫,岂可以区区文字者也之乎而尽之哉。

此愚所谓须是静工纯熟,方见此中之妙耳。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

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惟不居、是以不去。

  【注】此释前章可名非常名,以明世人居有为之迹,虚名不足尚。圣人处无为之道

以御世,功不朽而真名常存之意也。意谓天下事物之理,若以大道而观,本无美与不美

,善与不善之迹。良由人不知道,而起分别取舍好尚之心,故有美恶之名耳。然天下之

人,但知适己意者为美。殊不知在我以为美,自彼观之,则又为不美矣。譬如西施颦美

,东施爱而效之,其丑益甚。此所谓知美之为美,斯恶已。恶,丑也。又如比干,天下

皆知为贤善也,纣执而杀之。后世效之以

为忠,杀身而不悔。此所谓知善之为善,斯不

善已。此皆尚名之过也。是则善恶之名,因对待而有。故名则有无相生,事则难易相成

,物则长短相形,位则高下相倾,言则音声相和,行则前后相随,此乃必然之势。譬如

世人以尺为长,以寸为短。假若积寸多于尺,则又名寸为长,而尺为短矣。凡物皆然,

斯皆有为之迹耳。凡可名者,皆可去。此所谓名可名,非常名也。是以圣人知虚名之不

足尚,故处无为之道以应事。知多言之不可用,故行不言之教以化民。如天地以无心而

生物,即万物皆往资焉,不以物多而故辞。虽生成万物,而不以万物为己有。虽能生物

,而不自恃其能。且四时推移,虽有成物之功,功成而不居。夫惟不居其功,故至功不

朽。不尚其名,故真名常存。圣人处无为之道,亦由是也。盖万物作焉已下,皆是说天

地之德,以比圣人之德。文意双关,庄子释此意极多。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是以圣人

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

为、则无不治。

  【注】此言世人竞有为之迹,尚名好利嗜欲之害,教君人者治之之方。以释上章处

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之实效也。盖尚贤,好名也。名,争之端也。故曰争名于朝。若

上不好名,则民自然不争。贵难得之货,好利也。利,盗之招也。若上不好利,则民自

然不为盗。故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所以好名好利者,因见名利之可欲也,故动

乱其心以争竞之。若在上者苟不见名利有可欲,则民亦各安其志,而心不乱矣。故曰不

见可欲,使心不乱。然利,假物也。人以隋珠为重宝,以之投雀,则飞而去之。色,妖

态也。人以西施为美色,麋鹿则见而骤之。名,虚声也。人以崇高为贵名,许由则避而

远之。食,爽味也。人以太牢为珍羞,海鸟则觞而悲之。是则财色名食,本无可欲。而

人欲之者,盖由人心妄想思虑之过也。是以圣人之治,教人先断妄想思虑之心,此则拔

本塞源,故曰虚其心。然后使民安饱自足,心无外慕,故曰实其腹。然而人心刚强好争

者,盖因外物诱之,而起奔竞之志也。故小人鸡鸣而起,孳孳为利,君子鸡鸣而起,孳

孳为名,此强志也。然民既安饱自足,而在上者则以清净自正。不可以声色货利外诱民

心,则民自绝贪求,不起奔竞之志,其志自弱,故曰弱其志。民既无求,则使之以凿井

而饮,耕田而食,自食其力,故曰强其骨。如此则常使民不识不知,而全不知声色货利

之可欲,而自然无欲矣。故曰常使民无知无欲。纵然间有一二黠滑之徒,虽知功利之可

欲,亦不敢有妄为攘夺之心矣,故曰使夫知者不敢为也。如上所言,乃不言之教,无为

之事也。人君苟能体此而行以治天下,则天下无不治者矣。故结之曰,为无为,则无不

治。老子文法极古,然察其微意,盖多述古。或述其行事,或述其文辞,似此为无为则

无不治,乃述上古圣人之行事者。至若是谓等语,皆引古语以证今意,或以己意而释古

语者。且其文法机轴,全在结句,是一篇主意。盖结句,即题目也。读者知此,则思过

半矣。至其句法,有一字一句,二字一句,三字一句者极多。人不知此,都连牵读去,

不但不得老子立言之妙。而亦不知文章之妙也。

下载APP看小说 不要钱!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快捷键→)

类似 《道德经(含注解)》 的 公版经典 类小说:

游戏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下载畅读书城

下载APP 天天领福利

返回顶部